据彭博社报道,日产汽车计划三年内在日本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以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出租车驾驶员短缺的问题。日产研究与高级工程副总裁Kazuhiro Doi在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将在横滨开始测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采用的是基于Serena打造的自动驾驶车辆,目标是在2027财年开始在日本商业化运行该项目。
2023年8月4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小马智行三方签订协议,计划于年内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相关事业合资公司,推进L4级自动驾驶的无人化、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按照计划,合资公司所使用的L4级自动驾驶纯电动车辆,将整合由丰田、小马智行提供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系统,原型车由广汽丰田生产。
(慕尼黑/索科洛夫)近期,宝马集团正式启用位于捷克共和国索科洛夫市的未来出行开发中心(Future Mobility Development Center),专注于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同时,宝马集团宣布全球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L3级自动驾驶功能。
无论是年初百度、小米相继入局造车,还是年中因几起安全事故引发的网络大讨论,“自动驾驶”无疑是2021年汽车界最为热门的词汇之一。“大厂”强势入局、传统车企相继转型,自动驾驶赛道可谓是热闹纷呈,“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守在这一赛道上的自主初创企业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乘着“东风”,为下半场竞赛积蓄力量。
日前,以“引新荟智,绿创未来”为主题的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隆重开幕。在27日举办的“未来汽车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华为”)与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正式对外发布了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功能云平台,实现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的流程化分析,旨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与验证,推动产业发展。
9月22日,据共同社斯巴鲁公司正力争2020年代后半期推出在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行驶时均可自动控制方向盘、加速和减速的相当于“L2”级的自动驾驶汽车。仅限高速公路对应L2级自动驾驶的汽车已有多家厂商发售,今后面向在普通道路投入实用的开发竞争或将加剧。斯巴鲁将运用自主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EyeSight”,实现在积雪导致车道和人行道界限不清或白线消失的情况下,让人工智能(AI)也能辨识。
来源:Apollo 官网经过武汉、上海、合肥等城市一番激烈抢夺,一直低调的北京意外爆冷,拿到了小米汽车的落户权。9月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在前一天,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喊话小米汽车新同学“今天开学了!”并晒出小米汽车团队的合影。来源:雷军微博从照片来看,小米汽车核心团队一共17人,其中并没有太多汽车行业熟悉的面孔。
奥迪近日在Future Ready媒体日期间发布了grandsphere概念车,新车拥有5.35米车长,3.19米的轴距甚至超过了A8L;L4自动驾驶开启时,车内将切换成一个宽阔的体验空间,无方向盘、踏板和仪表盘,而第一排座椅将变成“头等舱休息室”。“作为奥迪品牌三款‘sphere’概念车中的第二款车型,grandsphere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6月29日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汽车诞生100多年来,其驾驶安全性始终处于主机厂与用户关注的核心地位。从过去的单纯由人驾驶到人机共驾,再到智能驾驶,对安全的考量始终都是一要务。人驾驶不可能不犯错,机器驾驶虽然出错概率低,但也不可能不犯错,那如何保证安全?这就不得不提到冗余设计,即对原本单一的部分进行备份。
6月24日,智己汽车工程测试车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上自动驾驶40分钟0接管的实测视频曝光,其自动驾驶水平已非常接近L4级高度自动驾驶。这意味着,计划于明年上半年交付的量产版智己L7或将拥有L4级自动驾驶能力。视频中,智己汽车的工程测试车全程以自动驾驶状态,在40分钟时间里,从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威海路出发,经茂名北路、延安高架、内环高架、南北高架,再返回出发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