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兰特”归来,还能为北京现代冲量么?
				“伊兰特”归来,还能为北京现代冲量么?
				10月10日,现代以线上的方式举行了第七代伊兰特技术发布会,全面解析了第七代伊兰特。此前新车已公布预售价,预售价格区间为10.9814.58万元,并将于10月25日正式上市。熟名新品“伊兰特”回归从1990年算起,现代品牌旗下的紧凑级轿车——伊兰特,已经诞生了30个年头。在全球近180个国家,累计销售1400万辆,伊兰特一直在现代品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为日系车,丰田卡罗拉为什么越来越卖不过轩逸?
				同为日系车,丰田卡罗拉为什么越来越卖不过轩逸?
				数月以来,日产轩逸轻松打败一众强敌,连任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冠军,纵使实力强大如朗逸、英朗、速腾也只能甘居其后。在合资紧凑型轿车中,一汽丰田卡罗拉曾经风光无两,奈何这两个月不争气,销量疲软乏力。
 债务缠身,华晨、海马极力自救
				债务缠身,华晨、海马极力自救
				无论是华晨还是海马,造成其目前窘境的最根本问题,还是自主研发能力的羸弱与核心技术的缺失。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无疑将更为激烈,多位业内专家都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优胜劣汰将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简架构的华晨和新伙伴加盟的海马能否“峰回路转”,重回主流车企赛道?机会,或许只有一次。
 “安而不忘危",汽车电动化提速要有忧患意识
				“安而不忘危",汽车电动化提速要有忧患意识
				在汽车电动化大提速的背景下,不少车企的转型之路令诸多业内人士担忧,“电动化战略和方式显得过于激进”。为了追求超长续航里程,一些电动车堆砌了更多的电池,带来的影响就是更重的车身和更耗电的产品;为了实现快速充电,一些车企采取了未经充分验证的方案和做法,增加了电池的安全隐患,而频频发生的自燃事件已经为电动车安全问题敲响警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动辄售价千万的超豪华车们,并不如人们想象中过得光鲜亮丽。财报显示,2018年玛莎拉蒂亏损1.51亿欧元,2019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85亿欧元。管理层悲观预计,在下一轮产品攻势开始之前,玛莎拉蒂很难恢复盈利。身陷困境的不只是玛莎拉蒂。
 华晨汽车自救:2025年195万辆目标
				华晨汽车自救:2025年195万辆目标
				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 齐凯“有些说法叫债务危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流动性的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近期华晨集团负债1200亿舆论风波,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在北京车展前夕如此回应。今年7月,华晨陷入债务危机。截至今年一季末,华晨集团总负债1226.7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78%,资产负债率接近70%。
 Francesco:兰博基尼年底将发布全新超跑
				Francesco:兰博基尼年底将发布全新超跑
				作为2020年全球唯一的顶级国际车展,第十六届北京车展成为了各大汽车制造商发布重点车型、展示领先技术的绝佳舞台。兰博基尼也不例外,全球首发的Urus全新哑光漆特别版带着满满的诚意以及对家族DNA的坚守,成功点燃了众多媒体与观众的激情。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全新战略,旨在提升盈利能力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全新战略,旨在提升盈利能力
				10月6日,梅赛德斯奔驰在其线上投资者及分析师大会上对外宣布了全新乘用车战略。据了解,该战略旨在强化梅赛德斯奔驰的豪华品牌定位,优化产品矩阵,着力提升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梅赛德斯奔驰G级车及EQ电动科技品牌四大子品牌的业务增长,并加速品牌在电力驱动和汽车软件等领域的发展,最终提升梅赛德斯奔驰的盈利能力及现金转化率。
 日产或扩大在华业务
				日产或扩大在华业务
				上周六,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北京车展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目前的增长势头得以延续,日产有望在2021年恢复盈利。与此同时,作为日产在全球的关键市场,中国正在摆脱疫情的影响,市场需求日益强劲。据日产预测,中国市场到年底将实现强劲复苏,该公司计划扩大在华业务。日产在今年5月公布了10年来首个财政年度亏损,同时也是20年来最为严重的亏损。
 丰田、松下合资企业将新增电池生产线
				丰田、松下合资企业将新增电池生产线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丰田汽车与松下电池合资企业将在日本增加新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丰田汽车和松下的一家合资电池企业Prime Planet Energy&Solutions周二表示,将从2022年起在日本西部的一家工厂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